团学活动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活动 > 正文

“铭记历史守初心 双节同庆话传承”系列活动(四)

发布时间:2025-10-07阅读数:

光影铭史,山河共证赤子心


金风送爽贺国庆

红旗漫卷映山河

当举国同庆的喜悦洒满神州

当致敬先烈的赤诚激荡人心

同学们怀揣热忱踏上旅途

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壮阔

用镜头定格抗战地标里的峥嵘记忆

挖掘红色遗址中的英雄故事

以文字为笔

将眼中的红色景致

与心中的家国情怀娓娓诉说

让山河之美与爱国之思

在光影与笔墨间悄然交融


经济2401班

经济2401 米倩冉

刘胡兰纪念馆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刘胡兰镇刘胡兰村南,是中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纪念馆始建于1956年,1957年1月12日刘胡兰就义十周年时落成并对外开放,当时名为刘胡兰烈士陵园,1959年正式更名为刘胡兰纪念馆。纪念馆整体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为79000余平方米,由广场、纪念碑、刘胡兰生平事迹陈列室、影视室、书画室、七烈士纪念厅和群雕、陵墓、刘胡兰雕像、碑亭、烈士被捕受审就义原址等组成,主要纪念建筑物以毛泽东题词碑和烈士陵墓为中轴线对称分布。

刘胡兰是中国革命史上“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典范,其事迹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坚守信仰、无畏奉献。


图为刘胡兰纪念馆

经济2401 蔡熙雯

南水北调引丹会战纪念小镇,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杏山旅游管理区韩营村,这里是南水北调引丹会战指挥部旧址,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的水利建设史。

20世纪60年代末,引丹工程动工。彼时物资匮乏、技术落后,八万余名建设者怀揣信念奔赴于此,靠铁锹、扁担等简陋工具,肩挑背扛,日夜奋战,攻克重重难题,于1974年实现工程通水,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筑牢根基。

如今,小镇内的茅草屋、红色标语、纪念馆等,静静诉说着当年的奋斗故事。它不仅是追忆历史的打卡地,更是传承“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引丹会战精神的重要载体。

图为南水北调引丹会战纪念小镇


经济2402班

经济2402 籍可欣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延河东岸,是系统展示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光辉历程的核心场所。

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2009年新馆建成开放,占地238亩,主体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馆前广场矗立着通高8.15米的毛泽东铜像,基座镌刻“毛泽东在延安”手书。馆内馆藏文物近4万件、历史照片1万余张,珍贵文物超1.1万件(套)。

其核心陈列《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通过2000余件文物、900多张照片及29项场景装置,分七个部分还原了中共中央领导抗战、推进整风运动与大生产运动、筹备党的“七大”等关键历史。此外,还设有《铸魂——延安时期从严治党》等专题展览,是传承红色基因、感悟革命精神的重要窗口。


图为延安革命纪念馆

经济2402 乔婕妤

在旅行途中,我有幸参观了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展览陈列馆。

走进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气势恢宏的革命主题雕塑。雕塑中的革命先辈们神态各异,有的紧握钢枪,眼神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在警惕敌人的进犯;有的吹响号角,那激昂的姿态仿佛能让我们听到振奋人心的冲锋号声。每一尊雕塑都栩栩如生,生动地展现出先辈们英勇无畏、为理想奋斗的姿态。

再移步到武器陈列区域,玻璃展柜中陈列着各类抗战时期的武器,从长枪到短炮,从捷克轻机枪到各式手枪,这些武器虽已锈迹斑斑,但它们却是那段艰苦卓绝抗战岁月的有力见证者。

太岳军区在抗战时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无数革命先烈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立下不朽功勋。走进这座陈列馆,就仿佛穿越时空,亲身触摸到那段烽火岁月,深刻感受到先辈们炽热的家国情怀与无私的牺牲精神。

图为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展览陈列馆


财管2401班

财管2401 李子欣

解放碑的前身是1940年落成的“精神堡垒”,是重庆作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陪都的核心象征,背后藏着烽火岁月的不屈记忆。

1938年武汉沦陷后,重庆成为日军战略轰炸的主要目标,“精神堡垒”正是在轰炸最猛烈时修建,用砖石浇筑,高7米,正面刻“精神堡垒”四字,象征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意志。它不仅是城市地标,更是战时重庆的“精神灯塔”——日军多次空袭时,堡垒周围常聚集着躲避轰炸的民众,它的屹立不倒,成为人们坚守的信念支撑。

1945年抗战胜利后,“精神堡垒”改建为“抗战胜利纪功碑”,铭刻着重庆人民在轰炸中“愈炸愈强”的抗争史,也见证了中国人民赢得反侵略战争的伟大时刻。


图为重庆解放碑


财管2401 刘镓乐

南京博物院不仅是江苏文物收藏的核心,更是承载中国文化抗战史的重要地标。其前身“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于1933年成立,抗战烽火燃起后,这里上演了震撼人心的“文物西迁”。

1937年,为护佑馆藏文物免遭日军劫掠,博物院人员分三路将数千箱文物转运,辗转湘、黔等地,最终于1940年扎根四川宜宾李庄,在艰难环境中坚持文物保护与研究,为中华文明留存火种。而留在南京的院址,则遭日军严重破坏,建筑损毁、文物流失,成为侵略暴行的直接见证。如今,馆内珍藏的“胜利之笔”等抗战文物,以及“文物西迁”专题展览,持续讲述着这段文化抗战史,让这里成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的重要坐标。


图为南京博物院


经济2501班


经济2501 赵茗松

太行太岳烈士陵园位于长治市英雄南路,始建于1946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最早建立的大型烈士陵园之一。陵园前身为明代沈王府遗址,占地9.46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烈士纪念塔、纪念堂、陈列馆和烈士公墓。

纪念塔高23米,正面镌刻着程子华题写的"太行太岳烈士纪念塔"九个大字,背面是邓小平同志的题词"人民永远纪念着你们"。塔座四周刻有刘伯承、徐向前等14位领导人的题词,以及薄一波撰写的碑文。

陵园内还安葬着爱国将领武士敏将军等160余位烈士。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图为太行太岳烈士陵园

经济2501 王琳卓玛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坐落于湖南芷江。它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而建。

1945年8月21日至23日,侵华日军在此向中国政府投降,这里见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时刻。纪念馆建筑庄严肃穆,馆内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照片、影像资料等,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经历的苦难与顽强抗争,以及最终迎来胜利受降的辉煌历史。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场所,时刻提醒着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


图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

经济2502班

经济2502 张雅楠

红门口地下长城位于偏关县水泉镇,是国家4A级景区。它由红门口遗址、水泉营古堡、战备地道组成。战备地道长约4500米,现开放1650米,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战备地道。地道内有掩体、医疗室等设施,展现了丰富的军事文化。


图为红门口地下长城


经济2502 吴吉祥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该纪念馆是国内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和华北各根据地8年抗战史实的大型军事专题纪念馆。馆内“大生产运动”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八路军在太行山区开展生产自救、克服困难的历史画面,展现了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图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财管2501班

财管2501 吴铄淇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开始了长达六周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纵火和抢劫等暴行。这场浩劫导致30万以上中国同胞惨遭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绝人寰的战争罪行之一,见证了侵略战争的残酷与法西斯主义的暴虐。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深重伤痛,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记忆。它时刻警醒世人:珍视和平,捍卫人类尊严,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图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财管2501 薛玉

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是长沙的地标之一。1925年,青年毛泽东在此挥就《沁园春·长沙》,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叩问。雕塑以毛泽东青年形象为原型,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展现其胸怀天下的豪情。橘子洲作为湘江名洲,历史上是文人雅集之地,而毛泽东曾多次在此活动、思考革命道路。如今,这里不仅是红色文化地标,更是人们缅怀伟人、感悟青年毛泽东救国救民抱负的精神圣地,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在江风洲景中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图为橘子洲头


步履所至,皆是山河盛景

光影所及,尽藏家国深情

镜头捕捉下的红色地标

仍在无声诉说着峥嵘岁月

笔尖流淌的革命印记

依旧有力传递着奋斗豪情

这些被定格的瞬间、被记录的文字

既是对壮美山河与璀璨文明的深情礼赞

也是对家国责任与青春志向的坚定践行

愿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对祖国的热爱

伴随每一位同学笃定前行

未来,愿你们以更多元的笔触

更宽广的视野

续写与山河同行、与家国同心的

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