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活动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活动 > 正文

小手牵非遗,扎染绘童心丨“经彩领航”支教团推动非遗文化点亮乡村课堂

发布时间:2025-07-02阅读数: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6月30日,长治学院经济与管理系“经彩领航”先锋支教团队走进长治市屯留区康庄中心学校高头寺寄校,为三至五年级学生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布里生花”非遗扎染体验活动。此次活动将国家级非遗技艺带入乡村课堂,通过沉浸式美育实践,点亮了孩子们的艺术梦想。



活动中,支教团队美术2301班张爽爽化身非遗文化使者,通过生动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和视频,深入浅出地展示了扎染“扎结-染色-拆线”的核心工艺及其图案形成原理。抽象的知识在张老师的讲述下变得通俗易懂,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动手热情。



实践环节是美育的核心。在支教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兴奋地拿起白色棉布,利用皮筋、夹子等工具,通过折叠、捆扎、缠绕进行创意造型。每一次结扣都凝结着童真的想象,每一次缠绕都是对古老技艺的初步探索。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激发了孩子们无限的创造潜能。



完成捆扎后,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布料浸入染料。素白的棉布在色彩中蜕变。拆开束缚、展开布料的瞬间,奇迹诞生——单调的白布上晕染出形态各异、美轮美奂的图案。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与自豪。



“太神奇了!我从来没想过一块白布能变成这么漂亮的手帕!”一位三年级同学兴奋地说。五年级同学则表示:“活动不仅好玩,还学到了知识,我要把作品带回家给爸妈看!”



看着孩子们专注创作的神情和绽放的笑容,带队老师李亮深受触动:“非遗是民族的根与魂,守护与传承需要代代接力。这次活动,不仅是在传授一门技艺,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美的种子,搭建起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桥梁。我们希望通过支教的力量,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真正‘活’在孩子们的手中和心里,成为滋养他们成长、提升审美素养的美育源泉。”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是“经彩领航”支教团队服务乡村教育、践行“以美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沉浸式体验国家级非遗文化的机会,让他们亲手触摸传统技艺,感受其中蕴含的匠心精神。通过亲身参与,孩子们的文化视野得以拓宽,美育实践得以丰富,不仅提升了对传统之美的感知力,更在心底悄然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助力其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守护者与创新者。

未来,“经彩领航”先锋队将持续创新形式,推动更多优质非遗项目走进乡村校园,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时代光彩,实现“以美培元、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助力古老非遗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