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喜报丨我系学子在长治学院第四届“讲好山西故事,让文物活起来”校园演说大赛中荣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5-10-22阅读数:


10月21日下午,长治学院第四届“讲好山西故事,让文物活起来”校园演说大赛决赛在北校实验剧场举行。由我系经济2401班常佳丽、王灿、王柯、谢慧宇和孙鑫赟五位同学组成的“千载丝韵”代表队,凭借作品《大唐见闻录:胡客漫行记》荣获二等奖。

该作品以文物“彩绘胡人骑驼俑”为主题,融合快板、舞蹈与音效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了唐代胡商奔波丝路、前往长安的生动场景。常佳丽与谢慧宇同学以快板娓娓道来,讲述文物背后的丝路故事;王柯与孙鑫赟同学则以灵动的舞姿,配合轻快的节奏,将胡商与骆驼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评委与观众面前。清脆的快板、悠远的驼铃与胡商的吆喝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沉浸式的历史氛围,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灵感之源:彩绘胡人骑驼俑

历史印记:唐代随葬俑,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的珍贵实物见证。

生动刻画:胡商头戴巾帽,怀抱鸭形壶,骆驼昂首挺立,驼背上的三只灵猴更添生机,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丝路行旅图。

精神内核:体现了唐代多元共生、开放自信的民族风貌与不朽的丝路精神。


 


第一幕·开篇:快板声起,介绍文物。表演者以胡人骑驼的静态造型亮相,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古今对话。

第二幕·启程:驼铃声响,商队东行。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展现骆驼的稳健与灵猴的协作,充满异域风情与旅途趣味。

第三幕·遇险:戈壁突变,风沙肆虐。胡商与骆驼、灵猴相互依存,共渡难关,彰显团结智慧与生命韧性。

第四幕·抵达:长安在望,繁华尽显。完成货物交换,共庆旅程功成,升华文明互鉴、天下大同的千秋佳话。




团队风采

  • 常佳丽(饰 叙事者/甲)

团队的核心策划与舞台灵魂。她不仅是剧本的构建者,从故事脉络到台词细节皆由她精心打磨;更是舞台的导演与动作设计,悉心雕琢每一处肢体语言。台前,她以清脆快板与生动讲述贯穿全场,是带领观众穿越盛唐的引路人。

  • 慧宇(饰 胡商/乙)

剧情的视觉化身与情感引擎。她通过极具张力的肢体与丰富的表情,将文字转化为鲜活的画面,与快板叙事紧密配合,共同把控演出节奏。她的表演是观众沉浸剧情、感知角色喜怒哀乐的关键。

  • 王柯(饰 胡商/丙)

团队的活力担当。虽仓促加入,却以极具感染力的表演迅速成为亮点。她演绎的胡商乐观灵动,无论是与“灵猴”的趣味互动,还是抵达长安时的由衷狂喜,都为剧目注入了蓬勃的朝气与欢乐。

  • 孙鑫赟(饰 胡商/丁)

团队的沉稳基石。作为临时受邀的成员,他以其沉稳坚毅的表演,精准刻画了一位在风沙中坚守、于跋涉中前行的丝路旅人形象,完美诠释了商队中坚不可摧的可靠力量。

  • 王灿(幕后制作)

舞台世界的构筑者。她负责所有背景视频与音效设计,从大漠孤烟的壮丽景象,到风沙呼啸的环境音效,再到烘托剧情的背景音乐,皆由她匠心打造,为整个故事营造出沉浸式的大唐丝路时空。


校园文物演说大赛不仅是展示历史魅力的重要平台,更是学校推动文化育人与学科融合的创新举措。我系学子在此次大赛中的出色表现,展现了他们扎实的学科素养与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也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当代活力。

谨向“千载丝韵”代表队及所有指导老师表示热烈祝贺!期待我系学子在未来继续传承文化薪火,书写更多青春与文物对话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