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新型智库

省级新型智库

省级新型智库

首页 > 省级新型智库 > 正文

长治学院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开展高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专题调研

发布时间:2025-07-14阅读数:

为全面掌握长治市高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实际状况,近日,长治学院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一行联合北京市第二批赴山西长治挂职干部团队,前往壶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屯留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治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专题调研。



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变革不断加速,以高新技术为引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作为国家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在推动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等方面持续探索,取得显著成效。但受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要素配置效率偏低等因素影响,其转型进程仍面临不少挑战。鉴于此,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此次专项调研。

调研期间,针对山西建投长治建筑产业有限公司、山西壶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传统产业企业,研究团队以长治市高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要素维-时间维-空间维-技术维-制度维”为分析框架,围绕现阶段高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企业推动高新技术赋能的举措、政策执行效果等问题,与相关负责人展开深入交流。通过交流得知,山西建投长治建筑产业有限公司在提质增效方面,采用无锡华联自动化生产线实现钢结构焊接智能化,搅拌站运用三一重工ERP系统实时监控企业运行数据,建模环节借助焊接机器人自动扫描、建模,提升了生产标准化水平;山西壶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则以“智慧爆破”为转型升级方向,自主研发自动装药车、无线雷管,推动爆破智能化发展。

针对山西瑞赛格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成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西际安电气有限公司、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日盛达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新兴产业企业,研究团队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创新政策+产业政策+资金政策+人才政策”为分析框架,围绕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和堵点,与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到在创新政策层面,现有政府创新资金支持多为事后奖励(如科技券、市重点研发项目奖励),且金额较小,难以有效满足实际需求;在产业政策层面,企业受政策调整影响较大,政策延续性制约着产业发展进程;在资金政策层面,以政府产业基金为代表的耐心资本助力作用有限;在人才政策方面,普通技术工人和产业工人较易招聘,但高精尖研发人员留用难度较大。



通过此次交流,研究团队获取了详实的数据与鲜活的案例,不仅描绘出长治市高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完整图景,更为撰写《长治市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推动长治市产业实际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